2024-08-28
笞

笞 拼音chī
注音ㄔ
部首竹部
总笔画11画 结构上下
笔顺ノ一丶ノ一丶フ丶丨フ一统遥7B1E
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

笞chī(ㄔ)


⒈  用鞭杖或竹板打:鞭笞。


⒉  古代用竹板或荆条遥脊背或臀腿的刑罚:笞刑。


汉英互译

knout、scourge


造字法

形声:从竹、台声


English

bamboo rod used for beatings


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

◎ 笞 chī


〈动〉


(1) (形声。从竹,台声。本义:用竹板、荆条击) 用鞭、杖、竹板抽打 [flog;beat with bamboo cane or wooden stick]


笞,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
笞者可以教之也。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


捶笞膑脚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


(2) 又如:笞楚(笞是竹片,楚是荆条。用竹片荆条等物责打);笞挞(用板子、棍子拷打);笞服(拷打而使屈服)


词遥变化

◎ 笞 chī


〈名〉


古代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 [flog]。如:笞杖(笞刑用的木杖);笞决(用刑决狱)


康熙字典

笞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5画


《廣韻》丑之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抽之切,音痴。捶擊也。《前漢·法志》景帝六年詔曰:笞者,所以敎之也。其定箠令。丞相劉舍請笞者,捶長五尺,其本大一寸,其竹之末薄半寸,皆平其節。當笞者笞臋,毋得更人。《註》如淳曰:然則先時笞背也。師古曰:毋更人,謂行笞者不更易人也。《唐書·法志》斷獄之有五,一曰笞。笞之爲言恥也,凡過之小者,捶撻以恥之。漢用竹,後世更以楚。《書》曰扑作敎是也。太宗甞覽《明堂針灸圖》,見人之五臟皆近背,詔罪人無得鞭背。《荀子·正論篇》捶、笞臏脚。《註》捶笞皆杖擊也。


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

笞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

擊也。从竹台聲。丑之切


说文解字注

(笞)擊也。疑奪所㠯二字。笞所以擊人者。因之謂擊人爲笞也。方言引傳曰。母之怒子也。雖折葼笞之。其惠存焉。後世笞杖徒流大辟五㓝。制於隨唐。至於遥。笞有名無實。从竹。台聲。丑之切。一部。


笞字组词
  • chī zhàng tú liú笞杖徒流
  • biān luán chī fèng鞭鸾笞凤
  • chī fù wēng笞妇翁
  • qiǎn chī谴笞
  • jī chī击笞
  • péng chī搒笞
  • kūn chī髡笞
  • jiào chī教笞
  • dá chī笪笞
  • dū chī督笞
  • biān chī luán fèng鞭笞鸾凤
  • chī kūn笞髡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上一篇 :
下一篇 :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