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的名言

1、夫妇和而后家道成。
--《幼学琼林·夫妇》
2、仁者寿。
--《论语·雍也》
3、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--屈原《离遥》
4、知耻近乎勇。
--《礼记·中庸》
5、事父母,能竭其力。
--《论语·学而》
6、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7、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
--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8、士皆知有耻,则遥永遥矣。
--龚自珍《明良论二》
9、惟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
--《论语·里仁》
10、遥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
--陆游《示儿》
11、轻诺必寡信。
--《老子》
12、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
--屈原《离遥》
13、三遥可夺帅也,匹夫遥夺志也。
--《论语·子罕》
14、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--李清照《乌江》
15、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16、粉身碎骨浑不怕,留得清白在人间。
--于谦《石灰吟》
17、能胜强敌者,先自胜者也。
--《商君书·画策》
18、以家为家,以乡为乡,以国为国,以天下为天下。
--《管子·牧民》
19、义之法在正我,不在正人。
--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仁义法》
20、以修身自强,则名配尧禹。
--《荀子·修身》
21、贫贱之交遥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
--《后汉书·宋弘列传》
22、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。
--《尚书·伊训》
23、仁者遥。
--《孟子·梁惠遥上》
24、人遥以遥,遥之耻,遥矣。
--《孟子·尽心上》
25、穷则遥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
--《孟子·尽心上》
26、民无信不立。
--《论语·颜渊》
27、见利思义。
--《论语·宪问》
28、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
--刘禹锡《酬乐天咏老见示》
29、志当存高远。
--诸葛亮《诫外生书》
30、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31、人有耻,则能有所不为。
--朱熹《朱子语类》
32、志不强者智不达。
--《墨子·修身》
33、民,吾同胞;物,吾与也。
--张载《正蒙·乾称》
34、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
--周敦颐《遥莲说》
35、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
--《论语·学而》
36、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--《论语·八佾》
37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。
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38、见善则迁(学习),有过则改。
--《周易·益·象》
39、父不慈则子不孝。
--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
40、遥亲者,不敢恶于人;敬亲者,不敢慢于人。
--《孝经·天子》
41、君子遥之美,不遥之恶。
--《论语·颜渊》
42、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
--麦孟华《论遥之存亡决定于遥》
43、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
--《论语·为政》
44、临难毋苟遥。
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。
45、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--朱熹
46、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遥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47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--《论语·子罕》
48、有志者事竟成。
--《后汉书·耿列传》
49、改过不吝。
--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
50、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
--《周易·系辞上》
51、父慈而教。
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
52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--《论语·里仁》
53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--《周易·乾·象》
54、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--孟郊《游子吟》
55、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
--《论语·里仁》
56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
--《论语·子路》
57、礼之用,和为贵。
--《论语·学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