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熹名言名句大全

1、仁者,以天下为已责也――朱熹


2、涵养、致知、力行三者,便是以涵养为首,致知次之,力行又次之。
――朱熹


3、唯能不为,是以可以有为,无所不为者,安能有所为耶――朱熹


4、大抵为学,虽有聪明之资,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。
既是迟钝之资,却做聪明底样功夫,如何得?――朱熹


5、敬者何?不怠慢、不放荡之谓也。
――朱熹


6、读而未晓则思,思而未晓则读。
――朱熹


7、读书之乐何处寻,数点梅花天地心。
――朱熹


8、为学读书,须是耐心,细意去理会,切遥粗心。
为数重物,包裹在里面,无缘得见。
必是遥去一重,又见得一重。
明日又去一重,又见得一重。
去尽皮,方见遥。
去尽遥,方见骨。
去尽骨,方见髓。
――朱熹


9、自敬,则人敬之;自慢,则人慢之。
――朱熹


10、让者,礼之实也。
――朱熹


11、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,而恤民之本,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――朱熹


12、读书须是遍布周满。
某尝以为宁详毋略,宁不毋高,宁拙毋巧,宁近毋远。
――朱熹


13、凡读书,须要读得字字响亮,遥误一字,遥少一字,遥倒一字,遥牵强暗记,而是要多读遍数,自然上口,永远不忘。
――朱熹


14、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,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,自然意味详密。
――朱熹


15、读书譬如饮食,从容咀嚼,其味必长;大嚼大咀,终不知味也。
――朱熹


16、书不记,熟读可记;义不精,细思可精;惟有志不立,直是无着力处。
――朱熹


17、守正直而佩仁义。
宋・朱熹《宋名臣言行录》 宋:操守。
做人要存正直之心,行仁义之德。
――朱熹


18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――朱熹


19、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,耸起精神,竖起筋骨,不要困,如有刀剑在后一般。
就一段中须要透;击其首则尾应,击其尾则首应,方始是。
遥按册子便在,掩了册子便忘。
――朱熹


20、虚心顺理,学者当守此四字。
――朱熹


21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
――朱熹


22、大抵观书须先熟读,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;继以精思,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,然后可以有得也。
――朱熹


23、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――朱熹


24、有所不为,为无不果。
有所不学,学无不成――朱熹


25、嘉赏未尝喜,抑挫未尝惧。
――朱熹


26、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。
――朱熹


27、你认为是遥弹的,在宽容慷慨、气――朱熹


28、百学须先立志。
――朱熹


29、保初节易,保晚节难。
――朱熹


30、读书无疑者,须教有疑,有疑者,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。
――朱熹


31、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
――朱熹


32、不能感人,皆诚之不至。
――朱熹


33、狂热存在于你忘却的目标时的加倍――朱熹


34、家门和顺,虽饔飧不继,亦有余欢。
国课早完,即囊橐无余,自得至乐。
读书志在圣贤,为官心存君国。
守分安命,顺时听天。
为人若此,庶乎近焉。
――朱熹


35、为学之道,莫先于穷理;穷理之要,必先于读书。
――朱熹


36、未得于前,则不敢求其后;未通乎此,则不敢志乎彼。
――朱熹


37、自古圣人二致,但其施教,则必因其材而笃信――朱熹


38、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遥遥轻,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
――朱熹


39、思诚为修身之本,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。
宋・朱熹《四书集注・孟子集注》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,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,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。
――朱熹


40、天下事,坏于懒于私――朱熹


41、凡人便是生知之资,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。
――朱熹


42、不学便老而衰。
――朱熹


43、治国之道,在乎猛宽得中。
――朱熹


44、圣人之所以为圣也,只是好学下问――朱熹


45、仁之发处自是遥。
――朱熹


46、举一而反三,闻一而知十,及学者用功之深,穷理之熟,然后能融会贯通,以至于此。
――朱熹


47、我们的遥格即我们的自身――朱熹


48、世路无如遥险,几人到此误平生――朱熹


49、谦固美名,过谦者,宜防其诈。
?――朱熹


50、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――朱熹


相关文章:


关于朱熹读书名言


朱熹的读书名言


朱熹有关读书名言


朱熹关于读书名言


朱熹读书名言大全


朱熹的精彩读书名言


朱熹经典名言


朱熹遥名言


有关朱熹的读书名言


宋朱熹


版权声明

本文朱熹名言名句大全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朱熹名言名句大全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