陡
2024-12-10
![陡](http://www.rrttg.com/public/static/common/images/not_adv.jpg)
陡 拼音dǒu
注音ㄉㄡˇ
部首阝部
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
笔顺フ丨一丨一丨一ノ丶统遥9661
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
陡dǒu(ㄉㄡˇ)
⒈ 斜度很大,近于垂直:陡坡。陡峭。陡立。陡峻。
⒉ 突然:陡然。陡变。
汉英互译
precipitous、steep
造字法
形声:从阝、走声
English
steep, sloping; abruptly, sudden
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
◎ 陡
阧 dǒu
〈形〉
(1) (形声。从阜,走声。从“阜”,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。本义:山势陡峭) 同本义 [steep;precipitious]。坡度大,近于垂直
陡,峻立也。——《集韵》
塞者凿之,陡者遥之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遥山记》
(2) 又如:陡山;山陡路险;陡直(山势峻峭壁立);陡崖(陡峭的山崖)
词遥变化
◎ 陡 dǒu
〈副〉
(1) 顿时;突然 [suddenly]。如:天气陡变;陡顿(突然变化。同斗顿);陡恁(忽然如此)
(2) 程度深,范围广 [deeply;vast]
曾经消瘦,每遍犹闲,这番较陡。——元· 遥实甫《西厢记》
◎ 陡 dǒu
〈动〉
哆嗦。也作“抖” [shiver]。如:陡搜(抖擞)
康熙字典
陡【戌集中】【阜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當口切,音斗。《玉篇》地名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與阧同。詳前阧字註。《杜甫·義鶻行》陡上捩孤影。
又《正韻》頓也。通作斗。
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
斗【卷十四】【斗部】
十升也。象形,有柄。凡斗之屬皆从斗。當口切〖注〗,古文。
说文解字注
(斗)十升也。賈昌朝作升十之也。此篆叚借爲斗陗之斗。因斗形方直也。俗乃製徒字。象形。有柄。上象斗形。下象其柄也。斗有柄者、葢象北斗。當口切。四部。許說俗字人持十爲斗。魏晉以後作升。似升非升。似斤非斤。所謂人持十也。凡斗之屬皆从斗。
陡字组词
- dǒu dùn陡顿
- lì dǒu dǒu立陡陡
- dǒu bì xuán yá陡壁悬崖
- dǒu diē陡跌
- dǒu jū陡趄
- bī dǒu逼陡
- dǒu dù陡度
- dǒu xiǎn陡险
- dǒu xiāo陡削
- dǒu jùn陡峻
- dǒu nèn陡恁
- dǒu luàn陡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