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
![冬](http://www.rrttg.com/public/static/common/images/not_adv.jpg)
冬 拼音dōng
注音ㄉㄨㄥ
部首夂部
总笔画5画 结构上下
笔顺ノフ丶丶丶统遥51AC
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
冬(鼕)dōng(ㄉㄨㄥ)
⒈ 一年中的第四季:冬季(农历十月至十二月)。冬天。冬眠。
⒉ 姓。
⒊ 象声词,敲鼓声:战鼓冬冬。
汉英互译
winter、wintertide、wintertime
相关字词
夏
造字法
会意
English
winter, 11th lunar month
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
◎ 冬 dōng
〈名〉
(1) (会意。表示时序终了,已进入寒冷季节。四季中的第四季,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)
(2)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,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,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[winter]
冬,四时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我有旨蓄,亦以御冬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无冬无夏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
冬者,五谷成熟,物备礼成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纯传》
(3) 又如:冬暖夏凉;冬酿(冬季酿酒);冬温(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);冬计(寒冬的生计)
(4) 冬月,遥历十一月的俗称 [the 12th month]
适冬(遥历十一月)之望日(十五日)前后,窗外疏梅筛月影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(5) 较后,终 [end]
诰诰作事,毋从我冬始。——《马遥堆汉墓帛书》
词遥变化
◎ 冬
東 dōng
<象>
冬冬声 [rub-a-dub;rat-tat;rat-a-tat]——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。如:冬冬(形容敲门的声音)
康熙字典
冬【子集下】【冫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3画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都宗切,篤平聲。《說文》四時盡也。《禮·月令》天氣上騰,地氣下降。天地不通,閉塞而成冬。《樂記》冬,藏也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冬,終也。《白虎通》冰霜,冬之也。《鶡冠子·環流篇》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
又姓。《韻會》前燕有司馬冬壽。
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
冬【卷十一】【仌部】
四時盡也。从仌从夂。夂,古文終字。,古文冬从日。都宗切
说文解字注
(冬)四時盡也。冬之爲言終也。考工記曰。水有時而凝。有時而釋。故冬从仌。从仌。从。會意。亦聲。都宗切。九部。、古文終字。見糸部。
()古文冬。从日。
冬字组词
- rěn dōng荵冬
- dōng láo冬醪
- dōng qiú xià gě冬裘夏葛
- jù dōng拒冬
- qiū shōu dōng cáng秋收冬藏
- dōng chōng mǐ冬舂米
- dōng nuǎn xià qìng冬暖夏凊
- dōng xián冬闲
- dōng hōng xué jiū冬烘学究
- wú jiān dōng xià无间冬夏
- dōng wēn冬温
- dōng zhèn冬赈